崖山海戰與滅亡
宋度宗去世後,其長子趙隰即位。當時,宋朝的統治已進入癱瘓狀態。德祐元年(1275年)春,元軍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,威逼建康,長江防線崩潰。朝野大震,各界都冀望賈似道能出征,結果宋軍大敗。賈似道被貶,在赴任途中被監押官郑虎臣所殺。德祐元年十一月廿日,常州淪陷,元軍遂屠城。不久平江也告淪陷,臨安人心惶惶。德祐二年(1276年)二月初五,臨安城裏舉行和平受降儀式,趙隰正式退位,南宋灭亡。但趙隰之弟趙昰和赵昺被大臣保護逃出臨安[參 43]。 趙昰在福州即位,是為端宗,改元景炎(1276年)。但是,小朝廷內部鬥爭不斷,景炎元年十一月,元軍逼近福州,十一月十五日,朝臣陈宜中、張世傑護送趙昰和趙昺乘船南逃,從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。景炎三年(1278年)春,小朝廷抵達雷州。四月十五日,年僅十一歲的趙昰去世。陸秀夫與眾臣擁戴趙昺為帝,改元祥興(1278年)。在元軍猛攻下,雷州失守,小朝廷遷往崖山。元軍將領張弘範領軍緊追在後,對崖山發動總攻,宋軍無力戰鬥,全線潰敗,史稱崖山海戰。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,至此宋朝徹底滅亡[參 44]。 張弘範在石壁上刻了「镇国大将军张弘範灭宋於此」十二字而还,[註 24]宋朝到此宣告徹底滅亡。崖山海戰極為慘烈,據估計,宋軍在此役中陣亡十萬,海上都是屍體。身在元營的文天祥親自目睹慘狀,作詩云:「羯來南海上,人死亂如麻。腥浪拍心碎,飆風吹鬢華。」此外,據宋王臺公園《九龍宋皇台遺址碑記》記載,昰昺二帝南逃期間,「有金夫人墓,相傳為楊太后女[註 25],晉國公主,先溺於水,至是鑄金身以葬者」,葬於今九龍城區,人稱「金夫人墓」,後來由於該址興建了聖三一堂,「金夫人墓」也隨之湮沒[參 45]。 |